很多人认为考研是大四的事,至少是大三的事。但记者调查发现,考研低年级并不新鲜。在考研机构的试听课上,大三学生3人,大二学生7人,大一学生5人。哈尔滨三家考研机构都有大二考研辅导班,其中一家开设了5年以上,人数约100人,规模逐年扩大。另一家面向全国招生的机构甚至表示,自1993年以来,一直有大二研究生入学考试补习班。研究生入学考试机构的“业务”很受欢迎,这反映了大二学生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热情。(《工人日报》6月29日)
教育“抢跑”在中国是一个独特的场景。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再到高中教育,孩子们都在成年人的催促下“抢跑”,以免输在各个教育阶段的起跑线上。大学生从大二开始就急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。这张照片无疑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第一个机会——没有培训机构不遗余力地声称研究生入学考试“开始得越早,学习就越容易,学习就越扎实。。。进入一所好学校的可能性更高。大二考研成功率几乎100%吗?
事实上,从大二甚至大一开始“抢跑”考研是非常不可取的。此举是将大学变成“后高中”,学习内容继续“应试”,不利于大学生真正掌握实践知识,成人成才。正如一位专家所说,低年级大学生为了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而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。他们把这个应用程序的时间花在准备考试上,导致他们在本科阶段学习不好。即使他们被研究生录取,他们的能力也达不到研究生需要的专业水平。
考研“抢跑”也不利于筛选和培养真正的学术研究人才。对于大学生来说,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一个提高学历、增加知识、改变城市、进入著名大学、扩大联系的机会;但对于高等教育,它是选择和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的渠道。当大学生从大一和大二开始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时,他们从未接受过扎实的文献阅读基本技能培训,也从未接受过提问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培训。如果研究生写得不好,论文就不新鲜了。
近年来,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下降的现实,往往会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。一方面是因为硕士研究生大量扩招——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,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申请人数达到238万,比2017年增加18.4%,是历年最高值。另一方面,恐怕也和大二开始“抢跑”的功利考研现象有关。本科学习不扎实,勉强考上硕士怎么合格?
有鉴于此,对大学生活只有初步认识的大一大二学生,最好不要急着加入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军。首先,在大学的前三年打下坚实的基础,否则“基础不牢固,地面动摇”。虽然研究生入学考试热的背后就业困难,但即使一些功利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大学生读研究生,就业困难仍然难以改变,这表明研究生入学考试不一定能增加就业筹码。关键取决于他们是否学到了真正的技能。目的不简单,价值观不正确,研究生阅读也很痛苦。
对于高校来说,虽然不能打击大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培训的热情,但何时适合研究生入学考试,应对大学生给予科学指导。大学生热衷于从低年级开始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,一些培训机构夸大了“开始时间越早,学习就越容易,学习就越扎实……进入好学校的机会就越高”甚至“大二研究生入学考试成功率几乎100%”的“信用”,相关部门也停止了这些夸大的宣传,他们正在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“低年级”做出贡献。